拆掉“围墙”才能繁花满枝——淮安“兰花大王
拆掉“围墙”才能繁花满枝——淮安“兰花大王
夕阳西下,百亩草地上,三五头牛或闲庭信步,或埋头吃草,一派田园风光记者日前跟随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大型主题调研采访组,来到淮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,见到当地远近闻名的兰花大王皇达花卉老板黄耿达。
为什么这么大的工厂没有围墙?记者问。
拆了,为了方便邻里乡亲的牛来吃草。
黄耿达笑谈,这些牛帮了他大忙,是勤恳的除草工。
主动拆围墙,方便邻居牧牛,也没耽误自己养兰花。
在台湾,无论生意大小,老板们都有句口头禅广结善缘。
黄耿达说,拆掉围墙,敦亲睦邻,就是广结善缘,你在当地做生意,让周边邻居都过好,那还不是好事一件?实际上,他的很多邻里也是他的员工,他为当地提供300多个就业岗位,绝大多数员工都超过60岁,他派的活轻松,但给的工资却比当地平均收入高出不少。
我们的温室种植,很多都是修修剪剪的活,帮助当地的大妈大婶们增加点收入,双赢嘛。
黄耿达说,员工每月工资收入能达5000元至1万元,很多企业抱怨用工难时,他这里却忙得热火朝天。
黄耿达是地道的商人,致富账他算得比谁都精,所以高工资的背后,是公司的高营收。
他介绍说,企业2010年通过招商引资落地淮安,自己也是最早在淮安设厂的台湾企业家之一。
蝴蝶兰是公司的主营品种,年产量超过350万余株。
淮安临近港口,兰花出口日韩走水运,每株比空运节省12.4元,价格优势不小。
水运价格低,但劣势也很明显运输时间长,花难保鲜。
改进技术,延长花期,黄耿达又开始拆围墙,这次,他拆的是创新围墙。
黄耿达把医疗领域的创新成果,嫁接给蝴蝶兰。
我们的保鲜液,是台湾义守大学医学实验室的最新技术,它保鲜人体细胞都没问题,更别说蝴蝶兰了。
黄耿达很会琢磨事,他的弟弟是义守大学医学系教授,他将蝴蝶兰难保鲜的困惑说给弟弟听,没想到就促成了种植业与医学界的跨界联姻。
与人要补充各类维生素以强健体魄一样,植物也可以吃善存提高抗病性,让枝叶生长更为强壮。
在皇达花卉的育种室,2万多株兰花依次排开,它们就像育婴房里的宝宝,除了恒温环境外,还根据成长的不同需求,被滴灌各类元素。
在这里被悉心照料两年后,它们会被送去温室大棚,每日都喝矿泉水,营养奶粉还是按浓度占比精心调配的,再过两年,模样亭亭时,再随着保鲜液被送往日韩等地。
下一步,我要建立蝴蝶兰市场大数据库,分析市场需求,帮助企业提前按需求,调控年度种植量和月出口量。
下一个要拆除的围墙,黄耿达早已瞄准。
比起航天、高铁、芯片、电子,蝴蝶兰的技术含量实在有限。
但是,创新经营都似烹小鲜,在黄耿达种兰花的经验中,最为宝贵的是他不断拆除思维围墙。
创新技术,他拆掉行业围墙,为一朵小小兰花,勇敢向医学领域跨界;创新经营,他拆掉现实围墙,以信任、以互惠建立起开放式工厂,换来的是,高品质的兰花种植技术,以及源源不断的订单。